龙之谷中文
龙之谷中文
 
首页 • 全本
玄幻 • 奇幻
武侠 • 仙侠
都市 • 言情
历史 • 军事
游戏 • 竞技
科幻 • 灵异
搜索:
 
您当前所在位置:龙之谷中文>>逆流伐清

第五十八章 明智,千秋节

更新时间:2015-01-23  作者:样样稀松
,祝朋友们阖家欢乐,万事顺意。

明智最先属于两个‘女’人,这或许有些奇怪,也有点讽刺。其实深究起来也能够理解,马太妃是不想惹祸上身,她更关注的是儿子的安全;王皇后呢,失去了儿子,这已经让她有些心灰意冷,权势对她来说也看得较淡。而从另一方面来说,‘女’人还是比较胆小,野心也不是太强。

而这两个‘女’人都了解永历,尽管不甘心,可凭他的‘性’格,几乎是不会反抗新皇的权威的。那么,祸患的根源便可能出在这些臣子身上。或是对新皇的安置不满,或是想恢复昔日的权势,或是想再立拥立之功,或是真的忠心不二。总之,外人的心思和行动是最容易牵连永历,并招致祸患的。

在封建社会,一旦涉及到皇权,别说只是亲戚,父子、兄弟间反目成仇的也是屡见不鲜。所以,马太妃才在得知消息后严正声明。不要再拿永历当招牌,不要给皇室招惹祸端。英宗的遭遇,以及胆战心惊所过的囚禁日子,可是让马太妃和王皇后心有余悸。

在马太妃的严词下,没有哪个臣子公然反对。这么多人在场。谁敢流‘露’出对新皇的不满,恐怕也会有要改换‘门’庭者告密,心里怎么想,反正现在是不能表现出来。何况,国内情况也不清楚,谁敢轻举妄动?

永历唉声叹气。可他也不是傻子,木已成舟,起码现在看来是无法改变了。那就只有承认现实,隐忍低调,至于日后——如果群相拥戴。他顺其自然也行。

缅使从舱外走了进来,扫视了一圈,微抿嘴角,显出一丝不屑,开口说道:“马上便要靠岸了,我国几年来的照拂,诸位可莫忘了。今我国礼送诸位回国,贵军亦要依约退兵。太上皇可要记得再下诏旨啊!”

永历有些生气,可船外是缅人水手,还有缅兵。未得到明军保护,他也只能强忍着。

“轰,轰,轰……”突然间,炮声隆隆,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。面目失‘色’。

缅使大吃一惊,以为明军这是要杀人灭口。然后再诬陷他们,急忙出舱观瞧。众明臣也不明所以。纷纷出舱查看究竟。

只有炮响,没有炮弹飞来,江岸上明军严整,齐声呼喝:“恭迎太上皇圣驾,恭迎太后、皇后慈驾……”

缅使心中惊骇,脸上却‘露’出怨愤之‘色’,冷哼了一声,将头扭到一旁。

“皇上,您该出去宣慰将士。”马太妃在舱中听得清楚,转向永历说道:“远赴异国,接驾有功,岂可再使忠勇之士寒心?”

再?永历愣了一下,随即明白了。弃国入缅,这是第一次;明军迎驾,却下诏令其撤兵,这是第二次。嗯,果然是一而再,再而三哪!

“恭祝圣上万寿无疆,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

朱永兴在山呼海啸般的恭贺声中笑得欢快,连连点头,开始了这场有着特殊意义的大朝会。

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,人们已经流行在生日这天大吃一顿。老百姓要过生日,皇帝也要过生日。中国古代皇帝过生日,每个朝代都不同,但礼仪方式却是古代各朝各代所通用的。

古代皇帝的生日,都被当成是节日。把皇帝生日作为诞节,并且在礼典中制有庆贺仪式的规定始于唐朝。唐代时,皇帝过生日要宴请百官。百官需要进万寿酒,献金镜绶带和以丝织成的承‘露’囊。作为举国欢庆的日子,还要放三天假以表庆贺。宋时,皇帝生日百官需入宫“上寿”,举行盛宴,共庆皇上万福。

十月初六是朱永兴的生日,甫一登基便有礼部官员上奏,恭请朱永兴将此日设为节日,又取了“千秋”、“寿宁”、“承天”、“万寿”等名字供朱永兴挑选。身份不同了,过个生日也要举国欢庆,朱永兴觉得放假欢庆倒也是个好事儿,便提笔准奏,定为“千秋”节。

只是突然提前开始的北伐行动,使朱永兴不‘欲’在此时大肆铺张庆祝,便又下旨今年从简,不设酒宴,不收寿礼,只请戏班子在皇宫大‘门’前表演,算是为官为民同乐了。

虽然是从简了,但百官的恭贺还是免不了。不能大吃大喝了,朱永兴也准备了一些小物件,赏赐给拜寿的百官。

说是大朝会,其实就是拜寿会,各部主官有意将一些不甚紧急的事务暂压一天,让皇上开心轻松地过个生日,其余低品阶的官员则有了觐见天颜的机会。

而且,朱永兴虽说明了不收寿礼,可官员们却不空着手。他们多多少少也对新皇上的脾气禀‘性’有了了解,知道皇上不喜奢华,只看心意。于是,写首诗词,画幅书画,或者献上些有寓意的小玩艺儿,只要不是太贵重,朱永兴倒也笑纳了群臣的这番心意。

如此一来一往,谈笑几句,也增加了君臣之间的亲近,拉近了关系。朱永兴本就比较随和,又不以官阶取人,这让很多低品官员感到如沐‘春’风。

“皇兄身体不好,怎地还劳顿一回?”朱永兴对鲁王朱以海的到来感到‘挺’意外,不过看他的脸‘色’,倒没有什么大病的样子。

“劳万岁挂念了。臣在这里恭祝陛下万寿金安。”鲁王朱以海的哮喘确实有好转。借着这次拜寿,他还是有别的目的,主要是向朱永兴讨个底。

缅甸送回永历君臣的消息已经加紧送到,主管宗人府的鲁王朱以海知道又有些宗室要归他管理了,特别是永历。他不清楚朱永兴是个什么意思,所以才来试探。

朱永兴差不多猜到了鲁王朱以海的来意,这么多人在场,他也不好多说,便慰勉几句,平身赐座。

从目前的状况来说。明军节节胜利,牢牢把握着战略的主动权。虽然在物资方面有些吃紧,但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。江南秋收后,再加上湄公、河仙、海南等地的最后一季粮食,缓解是可以预期的乐观。

而从缅甸接回了永历。也算是解决了一块心病,几乎没有人觉得懦弱的永历会向朱永兴发起挑战,也就不视其为破坏稳定的因素。换而言之,永历将与英宗一样,是禁是囚,也只在朱永兴一念之间,而不必担心会引起旧臣的内‘乱’。

封建的君臣纲常便是如此,朱永兴登大宝。正大位,便已经可以把什么血缘亲疏等不利条件全部掩盖起来,做臣子的自会效忠龙椅上的皇帝。至于百姓。则更加实际,谁给他们安定的生活,谁放宽了赋税徭役,谁就是好皇帝。

从各方面来估量,朱永兴并不担心永历,却担心所谓的那些“忠臣”。比如沐国公,对永历的忠诚无可指摘。却是最易误事的“忠臣”。永历自己是不会生...

在搜索引擎输入 逆流伐清 龙之谷中文 或者 "逆流伐清 lzgzw" 就可以找到本书

上一章  |  逆流伐清目录  |  下一章
其他用户在看:
龙之谷中文 - 免费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www.lzgz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