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氏翻了个白眼,“岂止是不太满意?差点没把他给骂死!”
“啊?”孙氏再次傻了眼。
杨若晴也睁大了双眸,身子微微前倾,问刘氏:“不能吧?昨日小哥回来,那个眉飞色舞的,不晓得多自信呢!”
“我和娘问他感觉咋样,他说妥了。”
“妥他个大头鬼,他啥都不懂!”刘氏一脸忿忿。
放下茶碗,跟孙氏和杨若晴这说起了相亲的事儿。
“黑丫是我大嫂带过去的,我们俩把他们带到茶楼,互相介绍了下我和我嫂子就找了个由头先走了,还腾出空来让他们俩单独相处。”
“据黑丫回来说,一开始的时候永青表现的还很殷勤,给黑丫点了一壶茉莉花茶,点了六蝶小点心。”
“两个人边喝茶边吃点心边聊天,聊得还不错。”
“那盐水花生,永青还帮人黑丫剥壳呢,人家姑娘被他那细心又体贴的举动还给小感动了一把。”
刘氏说的事无巨细,孙氏和杨若晴也听得认真细致。
“四弟妹,这不挺好挺懂事的吗?”孙氏很是不解,平时在家跟永青一块儿吃饭,从没见过他这一体贴谁啊!
杨若晴也点头表示赞同,这行为,在相亲的过程中堪称暖男,是很容易在细节处为自己加分的。
刘氏撇着嘴,失望的摇头,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。
“结果喝完茶吃完糕点,永青邀请黑丫去瓦市逛逛,这不是赶大集么?”
孙氏和杨若晴再次露出赞赏,做到这一步,也很完美啊!
“人黑丫也答应了,永青于是招了伙计过来结账,一壶茶加几碟点心拢共要三百文钱。”
孙氏眉心跳了跳,“三百文钱?是不是有些贵啊?”
家里一壶茶不要钱,几碟点心,也不值那个钱啊!
杨若晴说:“茶楼跟家里不一样,光一壶茉莉花茶就要六十八文一壶,此外还有六蝶点心呢,并且服务费,茶馆听书的钱也都算在里面。”
刘氏抬了下手:“晴儿说的对,那里一碟花生就要二十多文钱呢,不比家里的。”
“而且永青还点了泡椒凤爪,水晶糕那些贵点心,凑在一块儿三百文钱不稀奇哟!”
孙氏恍然,跟着点头,“哦,这么一说那确实要三百文啊。”
“不过,一顿茶花了三百文钱,也足够让黑丫看出咱永青的诚意,不亏不亏。”孙氏又说。
刘氏笑了,“伙计过来结账的时候,一听三百文,永青掏了一百五十文出来放桌上,叫人黑丫掏剩下的那一百五十文!”
“啥?”
“还能这样?他是疯了吗?”杨若晴感觉自己要疯了。
孙氏也惊呆了,“永青是不是带去的钱不够啊?”
刘氏冷笑,“不够个屁,去的时候我问他带了多少钱,他亮出一个钱袋子,里面少说有五两银子!”
“那,那他,咋还让人家姑娘付一半呢?”孙氏喃喃着,脑子都快要被杨永青的壮举给雷得忘记思考了。
刘氏没好气的说:“鬼晓得他抽啥风?这还不算呢,人家黑丫碍于情面,还真的掏了余下的那一百五十文钱。”
“出了茶楼后,两个人去逛瓦市,要是他懂点事,给人家姑娘买几样小东西哄一哄,指不定还有挽回的余地。”
“可他倒好,竟然还要人家姑娘给他买东西,你们说气不气?”
孙氏和杨若晴再一次你看我,我看你,这已不仅仅是气人,而是过分,太过分了!
“这个永青,真不晓得他咋想的,咋能这么行事呢?”孙氏轻叹着,连连摇头。
杨若晴更是以手额,对此表示很头痛。
啥叫凭实力单身,小哥这就是了。
“永青呢?我要把他叫过来狠狠的骂他一顿,把人家姑娘得罪得透透的,搞得今个我过去问情况,人家把我一顿喷,说咱老杨家人太小家子气,差点没拿笤帚把我打出来!”
刘氏四下张望,起身就要去老宅找杨永青,被杨若晴拦住。
“小堂哥跟四叔五叔他们一块儿去白鹅镇接永柏的孩子去了,今天估计是回不来。”
“气死我了!”刘氏只得坐了回去。
“四弟妹,那女方家那边现如今咋说的呢?”孙氏追问。
刘氏无奈的看着孙氏:“三嫂,我就把实话撂这吧,人家哪里是真的相中咱永青?打从一开始就是相中了咱老杨家的名头。”
“想着背靠大树好乘凉,至于永青,只要差不多,就行,”
“可真没想到永青这抠门的举动,让人家姑娘彻底气到了。”
“人家说了,之前是他们齐了不该有的心思想攀附,如今想明白了,有钱有势啥的不打紧,打紧的是要对他家姑娘好。”
“瞧瞧,这八字还没一撇呢,喝顿茶还要公摊钱,账算得那么明白,太抠门,太小气,这种姑爷要不起!”
孙氏愣了愣,“那就是……黄掉了?”
刘氏撇嘴,“不然呢?换做是我,也不乐意把闺女嫁给这样的人啊!”
再有钱,我家闺女又落不到一分,还得自个搭钱进去。
那回头嫁过去,是不是还得娘家定时送闺女的口粮和衣物过去呢?
必须黄!
孙氏也没法再问了,因为杨永青的行为,真的是没法帮他开脱。
杨若晴更是哭笑不得,“这或许也是小哥看黑丫没看对眼吧,想当年,他为了娶余家村的余金桂,可是一点儿都没算小气账呢!”
刘氏也想起来了,说:“是的呢,余金桂开口就要好多银子的彩礼,永青为了凑齐那钱,竟吃了豹子胆把主意打到你奶的匣子上去了,差点没被撵出老杨家!”
后面余金桂娶进门,那是大红花轿吹吹打打,杨永青是尽自己一切条件去满足余金桂的需求。
人家是娶了个少奶奶回来养着,他是娶了一尊活菩萨回来供着,二十四孝好丈夫非他莫属。
这说明他并不是不会去爱女人,对女人付出。
而是,看他愿不愿意对那个女人付出。
“不用说了,肯定是没看对眼,不然不会那样。”孙氏也说。
刘氏还在火气头上,“也不照照镜子,自个都三十一了拖着个孩子,人家不嫌弃你,你还挑拣起来,往后我再也不给他拉红线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