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之谷中文
龙之谷中文
 
首页 • 全本
玄幻 • 奇幻
武侠 • 仙侠
都市 • 言情
历史 • 军事
游戏 • 竞技
科幻 • 灵异
搜索:
 
您当前所在位置:龙之谷中文>>大明皇长孙:朱元璋求我称帝

第752章太孙特赦

更新时间:2023-10-06  作者:执笔见春秋

京师邸报正常发行。

在这个时候,很快就有人发现了黄帝纪元。

“四千零九十六年,这是咱们大明现在历法吗,怎的有四千多年那般长,这邸报司,不会是搞错了吧。”

“愚昧,你看那后头,不是印着咱大明洪武三十二年的年号吗。”

“黄帝纪元,没听说过啊,四千年呢,什么朝代有这般久啊。”

“气煞我也,你这人,难道连祖宗都忘记了吗,这黄帝,就是咱们中原的先祖啊,咱们现在这些人,都是黄帝的后代,这叫炎黄子孙。”

不要小看大明的文盲率。

哪怕是现在,那也就是九成的文盲。

朱英搞的学堂教育,义务教育,主要是针对下一代的,已经在工作,为了生活奔波的人,怎么可能停歇下来去读书。

哪怕现在整个南直隶的学堂,已经是免费对外开放,少年,中年,老年,都可去读。

可大多数的人,上有老,下有小,每日醒来就是为一了家中妻儿老小奔波卖命,想去,也没那可能。

唯一的忙里偷闲,也就是听听说书了。

京师坊间的小茶楼。

听着下边议论纷纷的说书先生,不疾不徐的走上了讲台。

惊堂木一拍,热闹的茶楼就安静了下来。

说书先生先不忙着解释黄帝纪元,而是就邸报上的内容开始讲述了起来。

京师邸报不仅仅是关于南京的事情。

而是全国的重大事件,都会刊登上去。

如最近的热门事件,就属河南的水灾了。

一个个数字从说书先生的嘴中不断的说出,那是一条条生命的流逝。

大水之下,有那为了妻儿放弃自己性命的,也有那为了自己活命将其他的推向死亡的。

也有宁愿自己饿着,也要把饭食让给老小的,同样有那黑心商贩为了钱财囤货居奇的。

说书先生讲着。

说一段,下面一阵怒骂,说一段,下方一阵喝彩。

尤其是说到朝廷组织多少人力,物力,财力,去对河南进行救援。

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的时候。

台下边是一阵阵大声喝彩。

只要内容讲完后,就是广告了。

某某店铺的点心如何好吃,某某家的酒水酿造复杂。

这个时候,听众们有些喊好,遇到那坑人店铺的,也同样要发出一阵阵嘘声。

最后,终于是说到了黄帝纪元。

“说到这黄帝纪元呀,就不由得说到这上古逐鹿之战的。”

“当年的中原,还未有皇帝之前,有三大部族,分别是黄帝部族,炎帝部族,以及蚩尤的九黎部族。”

“三大部族,黄帝为尊,蚩尤不服,侵扰边关,不尊帝命,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,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。”

“这蚩尤如何能抵挡王命之师,他要是赢了,鄙人自然无法在这台上说书,台下诸位也没得了。”

说书先生丢了个包袱,引得下边哄堂大笑。

笑声停歇过,说书先生继续讲道:“话说这蚩尤一身蛮力,还有那不死之身,战败之后,竟然没人可以杀得了他。”

“黄帝见此,随即命人牵来五匹龙马,一声令下后五龙马狂奔,将这蚩尤五马分尸,这五马分尸的刑罚呀,就是咱们这老祖宗传下来的。”

“那蚩尤的身体虽然被分裂,仍是向着一处合并,黄帝令其将蚩尤的尸身分为五部分,分别埋到了五极之地。”

“自此,天下尽归黄帝,黄帝随命麾下大臣创下历法,便就是这黄帝纪元了。”

“诸位可否告诉鄙人,今时今日这黄帝寿数几何呀。”

下方有人抢答道:“这不明摆着吗,黄帝纪元四千零九十六年,那肯定就是四千零九十六岁啊。”

说书先生大笑一声:“错!”

而后道:“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,三月三生轩辕,咱们这老祖宗呀,是二十岁的时候即位,因此他老人家的诞辰,应是黄帝纪元后边,再加上二十岁,是四千一百一十六岁。”

听着这番话,台下众人当即醒悟了。

这个时候,也是到了说书先生下台歇息的时候。

再上台就是下午了。

毕竟这说书先生也不是一天到晚一直说。

说书先生能够讲述得这般明白,自然后边是有人教授的,昨晚这京师城里的说书先生,都被召集去上了课,今日才能讲得这般清晰明了,条条道道。

说书先生大多仅限于识字,会说。

真要有才学的,也不至于来当这说书先生。

底层的传播速度,最快的就是这些说书先生了,因为大量的百姓不识字,听说书先生怎么说,他们才会知道。

而这,一直是朱英把控民风舆论的最佳手段。

到了现在的大明,朱英的名声已经不断的深入到各阶层方方面面。

说句不切实际的,倘若要造反,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。

不过现在的朱元璋巴不得大孙继位,甚至好几次提出自己退位当太上皇去。

这可不是试探,是真的想去当太上皇了。

然而朱英以大明不可开此先河为由给拒绝了。

到了现在这个地步,皇帝的位子对于朱英来说,已经是成了个名头,他的令旨在朝堂七部,大明天下通行无阻,尤其是乡下地方,比谕旨还好用。

犯不着去当皇帝。

就像是这次改用黄帝纪元,如果他是皇帝的话,按照流程还需要在朝会上提出,然后正式赐下谕旨。

走流程是必须的,这是仪式感,也是稳固皇权的一个手段。

可他是太孙,就这么干了,群臣看着也很无奈,陛下不斥责还护着,能有什么办法。

为此去得罪太孙?

那他以后继皇帝位,会不会给自己小鞋穿?

未知,才是最恐惧的。

朱英这样的‘胡闹’,很多大臣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就像是现在,事务都进入正轨后,朱英没事就在梨园这边听曲。

没有占据戏楼,而是后边的雅苑。

先前那般做,只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新东宫。

摆在朱英面前的事务,现阶段的就是全国优秀青年将领表彰大会了。

差不多的时候,新东宫也建设好了。

一曲唱罢,小玉顺势的躺进了朱英的怀里。

周边伺候的宫女宦官早就出去把门。

朱英最近还比较喜欢这种‘野战’的感觉,刺激!

因为河南水灾,因此小玉暂且留在梨园。

她现在已经不需要演戏了,梨园这边,基本上都要听从她的安排。

就像是李管事说的那样,一朝飞上了枝头当凤凰。

一番颠鸾倒凤,小玉蹲下身子小心服侍。

“河南大水还未过去,你现在暂且不宜入宫,免得遭人口舌,于名声不利,这段时间,先委屈着吧。”

朱英说话的时候,摸了摸小玉的头。

小玉含糊不清的回答着:“都听殿下的。”

朱英再次说道:“你父亲的事情,我已经知晓了,他不过是连座,本质上品德还是不错的。”

“如今在崖州待了这般些年,即便有些罪过,也当是清了,我已经命人传令过去特赦,或许无须一月,你父亲就能再度返回京师。”“届时,你也自可一家团圆。”

左文鼎是早年的进士,遇上的时候不好,正巧是碰到老朱对贪官大力打击的时候。

其本性不坏,不过谁没几个混蛋亲戚呢。

顶着其名头在外为非作歹,原本也算是不小的宗族,最后彻查下来,给左文鼎判了个不查之罪。

那年头,二两银子就能判个死罪,左文鼎这样的,哪怕是后边家族从中周旋,也是判了个流放崖州。

崖州,就是后世的海南。

自唐朝起,崖州就是历朝历代的流放之地。

现在还没有流放宁古塔的说法,那是后来满清搞出来的地方。

“也不知父亲可否还在世。”小玉服侍完后,喝了一口茶水,这才有些担忧的问道。

朱英回道:“放心吧,流放名单上有你父亲的名字,还好好活着呢,现在当个教书先生,不至于饿着。”

海贸的发展,崖州自然也跟着发展起来了。

曾经的许多流放罪臣,朱英也关注过,按照最新的劳改律法,先前有过功名流放者,基本上都不用去干重活,而是当起了教书先生。

还有少数一些被人设计诬陷冤枉的,多数也平反了。

在朱元璋严厉打击贪官污吏的那段时间,不少官员就被直接陷害,大环境如此,一丝蛛丝马迹就定罪了,根本不会详查。

很多人就是利用了这一点,肆意诬陷官员。

朱英改革律法后,也重视了这方面的人才。

因为普通人是没有资格被流放的。

九成都是官员,且都是文官。

武将很少流放,一般就是直接杀了。

其实对于流放罪来说,最难熬的反而是在于路上。

这可是要徒步过去,还要带着镣铐,很多人就直接是累死了。

一般花费钱财打点差役的话,就稍微好过一些。

唐朝两度宰相李德裕写过这样的诗句:一去一万里,千去千不还。崖州在何处,生度鬼门关。

被流放的人要经过长途跋涉走到崖州,而且崖州天气热,水土不服是很正常的,染了瘴气加上身体虚弱,没多久就死了也是寻常之事。

不过要是熬过去了,也不会是什么坏处。

历史上很多名臣都被流放过,然后又遣返的。

比如苏轼,在后世还留有东坡书院。

像是北宋的开国宰相卢多逊。

因皇室冤案被诬陷,导致全家大大小小两百多口人流放崖州。

熬过路上的艰辛后,劫后余生的看到崖州情况,反而感觉到了柳暗花明。

卢多逊以诗意情怀,作《水南村》。

大意是我这远方客人在这里与士民交往相熟了,竟然怀疑自己身处世外桃花源。

这话其实也没错,毕竟后世的海南,是著名的旅游景点。

他那个时候带了两百口人去,也无须自己耕作劳累,每日就是读书看景,轻松惬意。

远离世俗的喧嚣,享受大自然的美好。

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。

也是差不多这时候,朱英的令旨,抵达了崖州。

崖州城内,汉语学堂。

按照朝廷的律法要求,凡属于大明治所,孩童到达年岁,都须入学学习汉语,汉字。

朗朗读书声此起彼伏。

这里有着七座新修的学堂,以完成朝廷的要求。

左文鼎手持戒尺,捧着书卷朗诵着。

他说一句,学生就跟着说一句。

好歹是进士,教授学子启蒙,对他来说还是轻而易举之事。

这时,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。

左文鼎皱眉看去,只见一群衙役走了过来。

“左文鼎可在。”

左文鼎上前拱手:“罪人左文鼎在此。”

领头的衙役说道:“速速随我等前去衙门。”

左文鼎只能应道:“是。”

说罢对学子吩咐一句自读,便随着衙役前往衙门。

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。

刚进衙门,就见到崖州知府走了过来。

“文鼎兄这次,可算是苦尽甘来啊,我就知道文鼎兄不凡,必然可再度返回京师。”

“果不其然,我的猜测成真了。”

“恭喜文鼎兄,贺喜文鼎兄。”

左文鼎看着这往日倨傲的知府,一脸掐媚的样子,少许恍惚。

是自己终于沉冤昭雪了吗。

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,在最近几年,太孙掌权后,崖州这边就有许多被冤枉的大臣官复原职,返回京师再入仕途。

左文鼎没想过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。

当年小舅子遭人引诱入了赌坊,最后牵连自己。

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,没想到还会有反转的一天。

神情中多有激动。

“还是要感谢这些年成知府的照料。”左文鼎作揖回道。

成知府前头引路,陪笑道:“还请文鼎兄随我入内,莫让天使等久了。”

天使?

听到这词,左文鼎心中带着几分疑惑,不过还是快速跟着走去大堂。

衙门大堂内,几名宦官正等候着。

领头的宦官见着成知府带人过来,问道:“这位可是左文鼎。”

左文鼎拱手道:“回公公,正是罪臣。”

宦官点点头,从袖中拿出一纸布帛,朗声道:“太孙令旨。”

包括左文鼎,成知府在内的所有人,立即磕首。

宦官这才继续道:“经查左文鼎一案,其罪子虚乌有,遭人陷害,如今水落石出,责令返回京师述职。”

“左文鼎,接太孙令旨吧。”

左文鼎磕首后恭声道:“谢太孙隆恩。”

仪式完成后,宦官笑着开口道:“左大人真是生了个好女儿,这次回去,必然是飞黄腾达啊。”

“且看还有什么要收拾的,咱家等人先候着,等左大人一同上船回返京师。”

左文鼎有些懵,不由问道:“小女?这是怎么回事。”

旁边成知府笑着说道:“文鼎兄还不知晓,令千金被太孙殿下看中,不日就要册封为妃。”

左文鼎这才知道,原来自己是托了女儿的福啊。

(本章完)

在搜索引擎输入 大明皇长孙:朱元璋求我称帝 龙之谷中文 或者 "大明皇长孙:朱元璋求我称帝 lzgzw" 就可以找到本书

上一章  |  大明皇长孙:朱元璋求我称帝目录  |  下一章
其他用户在看:
龙之谷中文 - 免费小说阅读网 版权所有 www.lzgzw.com